交易情况简报

《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指引》发布实施
时间:2009-07-09 作者: 来源:
      为进一步提高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水平,加强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制订了《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随着行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电子化的交易结算及相关技术系统已经覆盖了开户、交易、风险监控、银期转账和结算等期货业务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期货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和期货行业的重要基石,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和谐发展和开拓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期货公司还存在技术人员短缺、技术管理薄弱、信息技术系统无法满足安全保障要求和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及安全保障方面的标准,督促期货公司加大人员及技术投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及安全防护能力,确保期货业务的稳定顺利开展。
      协会自2008年11月起开始启动《指引》的编写工作。协会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刘志超会长和分管此项工作的彭刚副会长多次强调,不惜人力物力,一定要组织好《指引》的起草工作。
      2008年11月中旬,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指引》起草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8次工作会议(包括2次视频会议)、3次座谈会,两次在全行业范围征求意见,共计修改20余稿。
     《指引》作为行业技术标准将在如下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一是指导期货公司对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保障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期货业务正常开展所需的基本技术要求;二是指导期货公司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技术管理能力和运维保障水平,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技术风险事故;三是对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及管理水平进行分级,以满足不同业务类别所对应的不同技术要求,同时也为期货公司在未来数年内信息技术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指引》共分为四个技术等级,包含总则、技术管理、机房建设、核心系统、安全、日常运行、备份、系统维护和营业部技术要求九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个等级都包含第二至第九方面的技术要求,相应的要求逐级提高。
      第一,总则。阐述制定《指引》的目的、作用、依据和适用范围,对《指引》中涉及的名词进行定义。
      第二,技术管理。对期货公司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培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管理和IT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三,机房建设。对机房消防、防雷、监控、供电、空调、布线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四,核心业务系统。对核心业务系统功能、性能、容量、交易系统冗余、行情冗余和银期系统冗余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五,安全。对网络隔离、防病毒、补丁及安全加固、网站安全、网上交易安全、账号与权限、密码管理和安全审计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六,日常运行。对技术人员岗位、制度、巡检和机房进出等日常运行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七,备份。对数据备份和灾难备份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八,系统维护。对系统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容量管理、应急演练和技术事故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分级要求。
      第九,营业部技术要求。对营业部技术管理和技术系统提出了基本要求,对有现场交易的营业部提出了交易保障的高级要求。
     《指引》发布实施后,协会将依据自律管理的职能,加强对期货公司会员单位落实《指引》的指导和督促,组织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检查,使《指引》在提高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水平,加强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使《指引》真正成为期货行业信息技术安全的又一基础性保障。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