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总第17期

【专题报告】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时间:2011-01-14 作者: 来源:

      中国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十二五”规划,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都应该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做“十二五”规划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是世界上刚刚发生了一场涉及到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金融危机;第二个是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这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先简单谈谈美国金融改革对美国、对世界和对我们的影响:奥巴马的金融改革能否拯救华尔街?

      美国这次金融改革是金融危机之后一次全面的对现代金融体系的梳理,改革内容非常冗长,整个法案内容非常丰富,一个比较长的版本是2300页,但我估计很少有人有兴趣全部看完。这次改革基本的要义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总体来看,这次改革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在金融危机深入演进的时期,社会对金融市场的声讨声很高,大家希望惩罚金融市场的元凶。但是经过两年的辩论,无论美国的国会议员还是总统,或者美国普通老百姓,他们都发现美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三个主要竞争力:第一,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有很多核武器,但不能天天用;第二,美国发达的科技,但如果没有美国的金融市场,就没有美国的高科技;第三,美国的金融产业。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最成熟的就是强大的金融市场,如果没有这个,美国经济体没有任何竞争力,其实这次金融改革就是在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市场繁荣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美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风险。金融市场过去几年的变化,包括规模膨胀和扩张的程度是所有人想象不到的。大家经常用这次金融危机和1929年那次相比,但1929年时只有两个市场,现在有股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多个市场,金融市场的规模膨胀很快。也许一百年后,人们能够掌握300倍杠杆率,但是现在不行,所以必须降低杠杆率,增强安全性。现在还有很多市场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比如对金融衍生产品OTC市场的监管。又比如说原来对冲基金是不用监管的,因为对冲基金规模太小,客户也是机构投资者,有风险识别能力,但在金融危机中发现这两个前提都不成立了。五大投行客观上都变成五大基金。这次麦道夫事件中发现,麦道夫所有客户都是机构投资者,再次证明了所有人,包括机构投资者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有人性的很多弱点,也都需要保护和监管。

      二是这次改革方案提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传统的金融教科书上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不能预防的,因为不可预算不可测量,一旦系统风险爆发之后,所有人都陷入困境。即使防范系统性风险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也必须努力应对。所以提出了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整体风险进行测量的命题,同时也提出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各个国家之间都有主权,每个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前美国市场发生的问题跟我们无关,中国市场发生的问题也跟美国无关,现在大家连成一张网,被迫一起面对。什么时候能真正达成有效的合作监管框架,估计还要再发生两到三次类似的金融危机,如果百年不遇,就要两三百年之后。

      三是可以看到在这次金融改革方案中对于市场的保护比较明显。很多人认为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最后大家发现根本不是。任何金融危机都不是一个产品出了问题,而是整个金融发展的模式出了问题,再宽一点,是经济发展模式,或者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必须寻找新的平衡点。

      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改革方案中没有提及两房问题。金融高管的薪酬也没有得到限制。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社会对华尔街高薪有比较大的情绪,但是金融市场的特征又使得高管的薪酬或者激励机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非常尴尬,如果美国高管的薪酬限制做得比较严,这些人就全都跑到伦敦和新加坡了,所以美国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点,必须兼顾市场风险和市场繁荣。

      很多人问是否可以防范下一次类似的危机?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本身的发生发展就有诸多原因,并不是金融本身,包括美国的房地产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美国作为一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全世界都生产,美国一个人消费,这个人已经吃成大胖子了,要让他一下减肥减下来是不可能的。美国的危机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出现问题,但是希望通过修正虚拟经济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修正一个人的影子治疗他的疾病,这种可能性很小,几乎是缘木求鱼。

       奥巴马的金融改革能不能从此拯救华尔街,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小。这次金融危机、金融改革是第一次得到纠正,一百年以前很简单,一百年之后眼花缭乱,这样一个金融世界该怎么发展、怎么监管,全世界没有答案。某种意义上说,华尔街犯的一次错误可能是我们五十年、一百年之后要犯的,也就是我们不能期望它这一次改革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和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次改革只是第一步。

      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大家要看清楚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功能表示了很大的怀疑,在过去一百年中,美国的历史趋势非常清晰。举个例子,美国有两个数据,一个是股市市值,一个是银行存款,1913年这个比例是1∶1,一百年之后,这个比例是100∶1。从长期统计平均来看,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远远超过政府,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要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美国今天的金融改革为什么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是因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很大意义上来讲是金融市场发展到这个阶段,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我们从美国投行三大主要业务可以看得非常清晰。第一,美国每个月摘牌的公司,退市的公司超过上市的公司,所以它的股票发行承销业务基本消失了。第二,美国的经纪业务举步维艰。因为美国老百姓根本不炒股票,而中国老百姓比较热衷于炒股。我们很幸运我们和美国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哭着喊着要上市,另外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炒股票、炒期货。第三,美国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发达。我们的幸运之处就是这部分业务还有很大的空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阶段。不幸的是,华尔街发生危机的这些业务我们都不熟悉,我们将来在国际上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是早晚的事,所以我们的幸与不幸都是在这个市场,总体来讲处在相对早期和比较落后的现状。

       中国做资本的“十二五”规划时,要考虑之前提到的第二个重要背景。中国经济突然在世界上成为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之前GDP排到全球大概第四、第五的位置,金融危机之后排到第二位。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总量和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质量之间的巨大反差。我们的经济总量突然成了全球第二,但我们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包括它的效率、质量等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举个富士康事件的例子,怎么认识这个事件,可能有多方面的角度,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模式几乎走到尽头。媒体报道了对富士康事件的追踪,当时到第十三连跳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富士康门口排队,只是因为富士康不拖欠工资。还有一个例子,南非召开世界杯足球赛,中国的产品非常出名、非常畅销,呜呜祖拉的大喇叭当地售价折合人民币56块钱,但中国厂家生产一个喇叭只赚2毛钱,说明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向上牵引,提高产业竞争力。

      从钢铁产业来看,尽管我们今天的钢铁产业非常庞大,是全球粗钢制造的第一名,而且后面二十名加在一起还没有我们这个第一名多。但仍存在两个不幸的事实,去年中国所有进口钢铁的价格是我们出口价格的200%,就是说我们买的是特种钢,出口的是粗钢,表征了我们产业非常落后的一个事实。另外一个不幸的事实是我们占了全球钢铁60%的消费量,但我们在全球铁矿石谈判中却毫无竞争力。

      中央提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期货市场的发展,一定要紧跟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命题。这其中有几个最核心的内容:

      第一,提高产业竞争力,使得中国产业在全球产业中向上迁移。

      第二,提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提高产业竞争力无非是两件事,一是通过市场并购等对现有产业存量整合。二是发现中国没有发现的新东西。无论是低能耗的还是高科技的,要在全球未来三十年的竞争中能够占据先机,同样需要非常有效的金融市场。

      历史上三大经济体在发生危机时的成败是迥然不同的:

      第一个是日本,日本80年代非常辉煌,发生经济危机后一直衰落。日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中国,只有跟中国经济绑在一起才有可能恢复生机。日本经济为什么当初那么辉煌、现在这么衰落?日本财政部长检讨说,是由于美国《广岛协议》逼迫日元升值,是大企业和大银行捆绑的发展方式造成的,并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虽然它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至今仍没有任何起色。

      第二个经济转型的是欧洲,1945年欧洲经济从二战废墟上开始起飞,70年代陷入经济滞胀,从70年代到现在经济增长率不到5%。为什么欧洲包括沃尔沃等等的很多产业被中国并购?欧洲原来比较强的产业,包括汽车制造、化工等,除被中国人并购外,他们找不到新的产业。从欧洲和美国的对比来看,差别就是美国的硅谷模式在欧洲没有得到复制。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自己检讨,不是因为欧洲高科技水平落后,而是因为欧洲的金融市场落后。欧洲的资本市场、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下,所以它没有能力寻找新的产业,一旦传统产业优势丧失之后,便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了。

      相对来说,美国曾是一个成功的转型例子。70年代美国发明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无论是通讯还是生物医药,这些产业背后都是美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的结合。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发展。产业的发展都是依托有效的金融手段,通过市场发展。今天无论做任何规划,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让它变得非常有效、健康,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帮助中国寻找未来30年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现在遇到了新问题,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更成熟的新尴尬,需要寻找新办法。通过分析它上次转型成功和欧洲、日本的失败对比,说明一个国家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决定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与资本市场包括期货市场的发达程度息息相关。

      资本市场在过去20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小市场成长为汪洋大海。期货市场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这么成功?十年以前,华尔街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不知道中国有证监会。这十年变化的背后动力是什么?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经济崛起了,实体经济走到这一步,包括期货行业也一样,有需求,发展就会跟上。第二,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是以市场化改革为标志,每一次市场化改革都能释放出很大的潜力,连续20年、30年的改革,使得中国经济走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不存在的一个市场变成全球第三大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几乎一致:

      第一,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去年推出了创业板,1971年美国推出纳斯达克,美国经济转型从制造业走向高科技产业,我们相信中国的创业板在未来10年、20年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第二,中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哪个地方资本市场越活跃,哪个地方经济越发达。资本市场包括期货市场,包括金融衍生品市场。全世界快速发展的地方有几个最有名的例子。第一个是美国,美国西部硅谷原来是最落后的地方,它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引擎?就是因为它实现了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再就是日本的西部北海道,那儿有一个札幌交易所,才13个人,挂牌了77个公司,如果没有这个交易所,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北海道就只有采矿业。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作用非常重大。通过资本市场的推动,我国西部地区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现在试图建设和谐社会。过去的30年,全球所有养老体系建设都是依托于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本国金融业。大型养老金投资、增值、保值需要风险管理工具。

      总结过去20年的经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无非就是三个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举个例子,乌镇风景很美丽,保持了原汁原味,推开门一看是五星级酒店。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按照这个原则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尊重中国国情,但是必须同时保持比较高的质量。我记得我有一次看过非常类似风景的地方。那个地方保持了原貌,但是一下雨,路就走不了了,因为地上是泥,没有路;酒店是三星级的,却还有耗子。

      发展资本市场必须立足中国经济。但是如果搞资本市场,全是内幕交易和过度投机,这个市场肯定是不可发展的,所以要兼顾,使得中国市场长治久安。中国市场有非常明显的特点,跟全世界完全不一样,全球主要国家和市场来比较,2007年所有国家换手率平均在100%左右,也就是一只股票一年捣腾一次,比较夸张的是韩国人,一年捣腾两次。韩国人搞了期货之后,它的交易量超过了全球的60%,韩国的超市都有股指期货可以卖。但是韩国这样的民族看到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因为我们比他们厉害多了。我们在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平均换手率是927%,深交所是987%,我们从来不缺乏投资和参与热情,但如果市场投机过度就离崩溃不远了,所以期货行业和资本行业参与者都应该非常警惕。

      可能很多人认识不到,中国资本市场将来会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客观上一定而且必须要发挥这个作用,怎么提高它的素质呢?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市场效率;二是扩展市场边界,我们推出了创业板,要继续完善场外交易市场,要发展债券市场,推动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推动PE的发展;三是国际化,我们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已经走得很远了,中铝收购力拓,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中铝收购力拓,力拓聘请了全球几个重要的投行,但是中铝没有,中铝聘请国内投行,最后必败无疑。吉利成功收购了沃尔沃,22亿元的融资里面没有一分钱来自我们的资本市场。我相信从国企到海外,无论是保值增值还是其他的问题,都需要中国期货业给予非常大的支持。

      在过去的30年,从1984年到08、09年,有两条曲线:一条是美国401K计划,就是美国的养老金计划、退休计划年末账户人均资产;另外一个是道琼斯的指数图。我的直觉是美国养老体系的建设完全依托于本国资本市场的崛起,结果找出来的数据超过我的想象,它们的拟合度超过90%。中国未来30年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建立一个养老体系,这个养老体系一定会随着本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崛起。当然资本市场本身又依托养老体系提供资金供给,除了美国以外,全球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我们相信类似过程在中国会重复一遍。

      我国现在正在发展创新经济,中国很有希望发展创新经济,对比硅谷和中关村科技园的数据,对比2009年IPO的数目,中关村科技园的数字要远远大于硅谷。今天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大规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们是政府发挥作用,有形的手可以让无形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希望在未来十年出现中国的硅谷。

      我们近年访问硅谷会时发现一个非常清晰的趋势,硅谷有很多的创新企业,无论是绿色经济、风能发电、还是电动汽车方面等等,都有可能会到中国来上市。下一轮真正高科技原创也可能仍然在美国,但是有可能和中国的资本市场相结合,既帮助解决了美国的问题,也帮助解决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但这是非常长远的规划。

      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和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更加成熟阶段,完善的金融市场包括期货市场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中国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都应该牢记一句话,就是小平同志1984年讲的一句话,中国大概分为两个阶段,前面30年和后面30年。第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是,200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CDP达到1000美元,所以我们非常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目标。还有一个目标,后面还要发展30年,才有可能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上人口基数,中国经济有可能跃居全球第一。第二个阶段非常艰难,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从二战结束,除了美国以外,所有主要国家都只有一个阶段,欧洲1945年开始恢复经济增长,1975年陷入经济滞胀;日本从1958年到1989年进入危机;亚洲四小龙60年代开始起飞,走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1978年出现一个华丽的转身。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现在也是30年,在这两个阶段的交替期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正好处在中间时期,会出现产业升级。社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比较激烈,因为出现财富分化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中国的改革步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设,金融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希望各位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中国成为文明程度更高的社会共同起到推动作用。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