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期市

[期货日报]制造业企业借期货工具“破浪”前行
时间:2025-04-22 作者:董依菲 来源:期货日报

  面对市场“惊涛”

  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引发全球市场大幅波动。对相关制造业企业而言,他们不仅要承受关税变动带来的直接经营压力,还要应对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在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的挑战下,鼓励产业企业积极合理利用期货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是国内期货交易所和众多期货经营机构的使命。而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稳定与畅通,一些产业龙头企业也主动站出来,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上下游客户参与风险管理。

  关税政策反复:市场不确定性的“导火索”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研究员江露认为:“从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来看,美国对外关税力度越大,越容易引发贸易国反制,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增长,长期还可能推高通胀。”回溯历史,1930年美国公布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让全球经济发展陷入阴霾,贸易国的反制导致美国出口锐减,1930年至1933年全球贸易量下降了66%。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首个任期中大幅提高对华关税,也引发了全球经济降温,2018年至2019年全球贸易额增速大幅放缓至0.7%。

  关税政策对贸易国汇率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2018年3月,特朗普依据“301调查”结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当时的6.3走弱至2019年8月的7.2。从商品市场的波动来看,美国大幅提高关税,让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铜、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锐减。

  江露表示,在关税消息持续发酵,尤其是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强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预计会加大,相关产业链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从实体企业的角度来看,据铜产业链相关企业反馈,本轮关税影响与产业链上下游层级相关。短期内,对中下游内需型企业的影响可能并非全然负面,甚至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关税政策打压了海外需求,铜价从高位迅速回落,企业原材料成本下降,一些用铜企业开始进行买入套保操作。

  江露向期货日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他所在公司服务的一家电线电缆企业,一季度在77000元/吨的价位接到了终端订单,但签订合同后没有立即锁价,结果铜价大幅拉涨至80000元/吨以上,严重侵蚀了企业订单利润。不过,在清明假期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海外市场震动后,沪铜价格于节后开盘首日(4月7日)触及跌停,大幅缓解了企业的订单亏损压力。

  “然而,对外贸型企业来说,虽然原材料成本下滑,但过高的关税比例让企业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对产业链上游的有色矿企而言,关税影响也是偏负面的,资产标的大幅下跌影响企业估值,且汇率走弱和海外利率上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随之攀升。”江露说。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抵御风险新路径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关税本身更可怕。”这一观点在全球制造业中引发了广泛共鸣。在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背景下,期货衍生工具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抵御风险、稳定经营的关键武器。在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学习使用期货衍生工具抵御市场风险。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下称中船集团)下属船舶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江南造船厂积极推动产融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期货套保培训,助力产业链企业运用期货衍生工具管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这一举措帮助更多船舶制造企业实现了风险管控,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稳健性。

  2024年5月,江南造船厂成功获批上海期货交易所“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

  当年,江南造船厂在交易所的支持下,联合期货公司组织了多场船舶相关企业期货套保实务培训,覆盖了中船集团二级单位及供应链企业超过20家。在此过程中,多数产业企业与期货公司建立了“一对一”的交流机制,显著提升了中船集团下属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的套保参与率,为船舶制造业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江南造船厂通过船舶用钢集采,整合了宝钢、南钢等供应商资源,采用“期货定价+长协锁量”的模式,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效率。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我国船舶制造业承受着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风险以及国际航运市场动荡等多重压力。船舶制造对钢材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高度依赖,钢材成本占整船造价的30%~40%。2024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和美国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国内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振幅达25%,铜、铝等有色金属主力合约价格波动率超过15%,传统的长协定价和库存调节机制已难以有效应对成本波动风险。

  在此背景下,船舶领域多家大型制造企业采用“动态比例套保+基差优化”方案,根据订单周期和采购节奏动态调整套保比例。前期,螺纹钢期货价格一度大幅上涨,我国船舶制造企业通过提前建立的期货多单头寸,有效对冲了大部分现货采购成本的增加额,保障了大型集装箱船及液化天然气船订单的利润率。此外,针对汇率变动风险,船舶制造企业采用“外汇远期+区间累计期权”组合,有效降低汇兑损失,还推动海外设备供应商进行人民币结算。可以说,在我国船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产融结合正书写着精彩的篇章。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