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守住农业发展基本盘,春耕是“头等大事”。作为保障夏粮丰收的关键时间点,春耕不仅是夯实粮食丰收的基础,也是“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压舱石。
人勤春来早,高原大地生机盎然,一幅忙碌的春耕备播画卷正从东向西、由南向北全面展开。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夏粮主产区春季田管有序展开,华南早稻开始育秧,东北秋粮正在备耕。抢抓农时耕种忙,与往年不同的是,一批新装备新技术,自动化、无人机、现代科技的应用出现在田间地头,新质生产力赋能,让粮食生产更智慧更高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智惠粮”增产的关键一靠技术、二靠“粮食”的粮食。化肥对于春耕期间粮食生产保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党委委员、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少平表示,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必备品,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确保磷复肥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要求从化肥产运储销贸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切实保障春耕化肥供应量足价稳。
春耕开好局、起好步,意味着“丰收”在望。春耕农时胜黄金,为更好地确保粮食安全“开门稳”,化肥行业产运储销贸各环节一致行动,全力以赴保春耕。
尿素稳则化肥稳,化肥稳则农资稳,农资稳则农民稳。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政策的实施、尿素期货、期权的上市和“商储无忧”项目的推出,也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全国化肥行业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做好化肥保供、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还要在产品创新上发力,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降低资源消耗;在技术创新上发力,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在信息化和数智化上发力,在大幅度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同时,降低人工投入和安全风险,让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传统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