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持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当年上海有5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国际金融中心开放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新增47家,总数达到1771家,30年期国债期货、航运指数期货、氧化铝期货、科创50ETF期权等一批新产品上市交易,全市存款、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0万亿元和11万亿元。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高水平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优化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服务,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着力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推动更多商品、金融期货期权产品上市,持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