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期市

[期货日报]上市公司走进大商所活动举行
时间:2023-11-01 作者:姚宜兵 来源:期货日报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与大商所共同举办了“上市公司走进大连商品交易所”活动。中上协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许国新,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伟军出席活动并致辞。近20家上市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活动,参会企业涉及直接经营大宗商品的农业、化工和矿产企业及以相关大宗商品为原料的制造业企业。

  许国新表示,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盘,覆盖18个国民经济门类行业。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汇率等大幅波动,凸显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套期保值管理风险正迅速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选择。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上市公司需要树立正确风险管理观念,综合分析自身及市场的风险情况并作出有效评估,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王伟军表示,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险管理功能能够促进企业“质”的提升。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基石,其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保证,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宗旨,以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产业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产业现代化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大商所高度重视培育上市公司参与利用期货市场。2021年大商所与中上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与30余家上市公司合作设立了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及周边企业学期货、用期货,发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稳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作用。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面向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设置了龙头企业专项服务项目,因“企”施策,为企业尝试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提供“试验田”。在各方共同支持下,近年来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成为企业“必修课”。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发布套保公告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达1150家,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研究表明,长期来看,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股票具有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

  此次活动邀请了来自交易所、期货公司和相关实体企业的专家,就大商所市场运行、衍生品业务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品实践经验进行了讲解培训。集中培训后,上市公司代表参观了恒力石化的长兴岛产业园,并与恒力石化的专家就石化企业衍生品应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相关企业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大商所市场运行和监管政策,增进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索期现结合,合理运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据了解,中上协作为中国证监会领导下的全国性上市公司自律组织,会员数量已近3000家,涵盖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是服务上市公司的高端平台。早在2017年,大商所与中上协就在大连举办了上市公司高管培训班,如今基于同样的使命和责任,双方建立了期货业务教育培训服务协作机制、构建了上市公司期货业务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强化各方协同,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持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