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期市

[期货日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9-05 作者:吕双梅 来源:期货日报
    为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联合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证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郑州共同举办“‘稳企安农护航实体’——期货服务乡村振兴(河南)论坛”。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保险+期货”、花生期货的功能发挥等进行详细讲解,并一致认为,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必须做好农业风险管理这篇大文章,而期货市场在其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A 作为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04年以来,在聚焦“三农”的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有18个提到期货市场,连续7年点题“保险+期货”,并在扩大试点、优化模式、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8月1日正式施行的期货和衍生品法更是明确提出,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引导国内农产品生产经营。

  作为新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郑商所从农产品期货起步,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多年来,郑商所立足我国“三农”实际,深入思考、大胆实践,目前已上市涉农期货、期权产品20个,覆盖粮、棉、油、糖、果、农资等行业领域。

  自2016年起,郑商所持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年底,已累计在棉花、白糖、苹果、红枣、花生等5个品种上,支持开展127个“保险+期货”项目,投入支持资金超3亿元,覆盖全国11个省(区),惠及25万农户。

  此外,针对化肥商业储备企业的痛点,郑商所连续两年推出尿素“商储无忧”试点,支持化肥承储企业利用尿素期货套期保值,累计为60万吨尿素提供风险管理支持,助力保障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四个粮食主产大省的春耕尿素供应,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期货力量。

  B 花生“保险+期货” 为农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花生丰收是好事,可要是收获后遇到价格下跌,还有可能赔钱。”回想起前几年花生堆积在院子里,收入不增反亏的场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张村镇石原村的花生种植户张全春依然心有余悸。

  花生市场化程度高,价格波动较大。种了20年花生,桐柏县毛集镇熊寨村熊本高同样经历过不少次花生减产赔钱、丰收也赔钱的烦恼。

  “2021年下半年,花生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趋势,从上一年的一斤3元多跌到了2.5元。”这次种了150亩花生的熊本高却不慌不忙,掏出一份花生期货价格保险单,拿到了由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支付的11884.95元保险赔偿金。“只靠卖花生,收入不够回本。有了这笔保险赔偿,放心多了。”

  熊本高投保的这种花生期货价格保险,属于郑商所和河南省财政厅在桐柏县合作开展的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农户为花生价格投保,保费由郑商所、各级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上购买花生看跌期权。

  “保险+期货”可以看成一种嫁接了期货市场风险对冲功能的特殊价格保险。一旦花生收获期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保险公司就按约定赔付,弥补农户收入损失。保险公司再通过看跌期权获得收益,补偿自身风险。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花生期货上市首年,郑商所就把花生纳入“保险+期货”试点范围。在河南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郑商所在南阳桐柏、驻马店正阳、开封祥符区三地开展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总承保面积19.47万亩,折合花生现货4.28万吨,近两万参保农户全部获赔,其中90%为脱贫农户,获得赔款1529万元,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项目获得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保费622万元,为花生种植户提供了总额达3.7亿元的风险保障,财政支农效应和效率显著提升,在推动地方财政常态化、机制化支持方面取得新进展。

  花生作为桐柏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4万亩左右。郑商所选派挂职干部、桐柏县副县长段其国表示,郑商所立足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持续探索构建“期货+”综合支农惠农体系,助力产业兴旺发展。花生“保险+期货”将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期货市场、保险市场进行有机联结,财政支农的效应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农户守住了产业种植的风险底线。

  为进一步发挥“保险+期货”作用,当日活动现场,郑商所、河南省财政厅、河南证监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及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共同启动“2022年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

  据悉,试点范围在2021年的基础上,新增邓州、内乡、兰考、宜阳4个县,预计承保种植面积40万亩,较去年翻了一番。

  随后,正阳县、桐柏县、邓州市、内乡县、开封祥符区、兰考县和宜阳县等地方政府代表以及中原农险、太平洋产险、人保财险、中华财险等单位代表就2022年河南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进行签约。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今年,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方案进一步升级完善,试点县增至7个,承保面积增至40万亩,参与试点的保险机构增至4家,较去年规模翻倍、参与方扩大,进一步提振了花生种植户防险抗险的信心,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共赢。

  内乡县作为“全国粮油大县”,花生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郑商所选派挂职干部、内乡县副县长魏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期货”是有效的价格保险模式,能够转移和释放花生种植户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利用市场化手段补偿价格波动损失。运用金融创新工具与农业产业结合,可助力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魏童介绍称,2022年,在河南省财政厅、郑商所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内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内乡县首次被纳入保障范围之内。为此,内乡县政府、金融局、农业局联合对11个乡镇及100多个种植大户走访调研,结合县域实际,拟延伸该模式,开展“银行+合作社+保险+期货+订单”的“5+”模式。在投保前期,引入多家银行,对农户承担的保费及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授信。投保后期,与风险管理公司或粮油贸易公司合作,进行订单农业、含权贸易,同时,通过项目组织激活合作社内生动力,真正帮助农民实现“种植有钱、保价优价、销售通畅”。

  据了解,近年来,郑商所积极与省级财政部门对接合作,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今年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将由省财政、县财政、郑商所三方共同进行保费补贴,其中财政支持力度居全国前列。

  记者注意到,今年郑商所在发挥期货功能助力油料产能提升方面着重发力,一方面加大花生“保险+期货”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惠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试点区域从河南省扩大到山东、辽宁两省;另一方面探索模式优化升级,在价格险基础上尝试开展收入险,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C 产业企业积极参与  套保功能初步显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花生期货上市一年多以来,随着产业企业参与度不断加深,加之“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稳步开展,河南花生产业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

  花生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行整体平稳,期现价格相关性高,功能发挥较好,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套保功能初步显现。目前,已有1500余家产业客户参与花生期货,在全国贸易和消费前10名的企业中,分别有8家和9家参与。生产企业通过合作套保方式解决卖货难问题,贸易企业通过基差贸易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消费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平滑采购成本。

  “自花生期货上市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客户特别是产业企业来索取期货培训资料和开户,在市场行情出现较大变化的时期,公司每个月都要数次安排专业人员到不同的产区讲授期货套保等知识,当前,公司花生产业客户占比越来越高。”永安期货河南分公司总经理许治国说,花生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纷纷参与期货市场,花生期货工具得到了较快普及,应用模式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花生市场部分龙头企业更是由于运用期货工具的案例较为典型,引来众多市场主体取经学习。未来花生产业企业围绕花生期现货可以做出更多“大文章”,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而且将促进花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企业等也会享受到产融结合的“红利”。

  河南丰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丰盛农业)是一家以花生为主的集农作物种植、贸易、加工、仓储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不仅不遗余力地推动花生产业发展,更是积极关注与参与花生期货,成为花生期货交割厂库。该企业负责人纪洪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21年12月,花生现货市场面临很大的价格下行压力,其所在公司库存的大量花生原料及初成品贬值压力更是巨大。在此之际,广期资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广期资本)敏锐地捕捉到了花生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在经过分析得出期现货价差较大的态势不会长期存在的结论之后,广期资本及时与纪洪涛进行了沟通,两家企业“一拍即合”,决定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运用花生期货工具进行合作套保相关操作,广期资本提供投资方案与策略,丰盛农业负责具体操作。

  2021年12月中旬,当花生期货交割标准品现货市场价格约为7900元/吨、花生期货价格为8200元/吨及两者临近交割期现价差在300元/吨时,丰盛农业果断进行卖出套保等相关操作。最终在进入交割月前,花生现货市场价格跌至7800元/吨左右,期货价格也跌至7800元/吨,丰盛农业此时一方面平仓了结了部分头寸,另一方面在进入交割月后,把部分库存现货注册生成仓单等待交割。从综合套保操作结果来看,丰盛农业通过期货套保操作的库存现货花生在2021年12月底实现了300元/吨的盈利,没有进行相关操作的库存现货花生则形成了“账面贬值”100元/吨。通过合理运用花生期货工具,丰盛农业有效管理了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纪洪涛表示,丰盛农业充分利用期货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一方面规避了花生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公司向现代化农业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濮阳皇甫国家粮食储备库(下称皇甫粮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皇甫粮库成为花生期货车(船)板服务机构以后,安阳黄县豫鹏花生购销公司(下称豫鹏公司)多次来皇甫粮库考察,并积极学习期货交割知识,而后开始涉足期货市场,通过期现结合,豫鹏公司找到了一条贸易新道路,在今年3—4月,陆续注册完成仓单2000吨。“通过花生期货业务,我认识到期货可以帮助我们公司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套期保值可以实现利润提前锁定,让花生贸易越来越简单,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加大与皇甫粮库合作。”豫鹏公司相关负责人卞晓鹏说。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其价格走势与已上市的菜粕、菜油等品种具有较强联动性。油脂油料产业链期货品种的进一步丰富,将有助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效率。”好想你物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楚国俊表示,花生期货上市后,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将促进油脂油料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实现风险管理方式升级,规避企业在经营中的价格风险。

  D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 服务河南农业生产 

  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的期货交易所,郑商所紧抓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河南区域发展。尤其是去年2月上市的花生期货,成为郑商所助力河南特色农业发展“新抓手”。河南是花生种植大省,我国最大的商品化花生种植基地,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不仅事关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事关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

  河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正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升级。这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农业保险更好、更强发挥功能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郑商所启动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必将为河南花生产业加装‘望远镜’和‘风向标’,配备‘稳定器’和‘安全带’,使河南花生产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将与郑商所在开发期货产品、培育期货主体、培养期货人才、普及期货知识等方面加强合作。”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郑商所在河南省建有35家交割仓库,覆盖南阳、商丘、周口等13个农产品生产大市;持续探索“保险+期货”项目,2020年以来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在河南省开展农产品“保险+期货”项目,为苹果、花生等河南省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主体提供有效风险保障。

  据悉,菜籽油和花生期权已于8月26日在郑商所上市交易,进一步丰富了油脂油料板块风险管理工具箱,后续郑商所还将积极研发更多涉农期货产品,为农业产业链相关主体提供更优质的风险管理平台。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