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商所联合多家期货公司举办“DCE·产业行”系列活动,分享去年“大商所企风计划”的部分优秀项目模式和经验,以引导更多企业了解和参与“大商所企风计划”,运用衍生品开展风险管理。该系列活动在线上陆续举办了10场,来自实体企业、期货公司的30多位项目负责人为近500家参会企业进行讲解,累计在线参会人数近万人。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2月份“大商所企风计划”方案发布至今,已有15家期货公司提出36个项目结项申请,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这表明市场各方对参与“大商所企风计划”积极性越来越高。
龙头企业项目树标杆
据悉,近两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影响,大宗商品波动较大,相关企业对冲价格风险的需求越发强烈。产业链龙头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更大的现货头寸,参与衍生品市场避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华泰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江阴市金桥化工有限公司(下称金桥化工)开展的乙二醇基差贸易项目实施情况。金桥化工为国内外大型液体化工贸易商,2020年销售总量526余万吨,销售额逾179亿元。面对近年来原料乙二醇价格波动,企业希望利用衍生品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2021年5月,金桥化工与下游客户开展了一笔基差贸易,结算价格为乙二醇期货2109合约价格减去20元/吨,数量1000吨,双方协商可先提货后点价。点价合同签订后,期货价格随后出现较大跌幅,达到预期价位,下游客户在期货价格为4880元/吨时进行了点价。双方最终现货结算价为4860元/吨,对应5月CCF月度均价4877元/吨,下游客户节约采购成本16550元。金桥化工在签订基差合同前后对1000吨库存卖出套期保值,开仓点位平均为5223元/吨,客户发出平仓指令后随即平仓,因此在期货市场实现收益34.25万元,现货端结算价与当月CCF月度均价相比亏损1.66万元,期现合并计算后实现风险对冲并额外获益32.59万元。
通过参与该项目,金桥化工对基差贸易的理解进入更深层次。“基差贸易保证了下游客户正常使用原料稳定生产,规避了基差及价格波动的风险。”该企业乙二醇负责人何宗宇说,基差模式取代现货一口价模式,既转移了风险、丰富了贸易内容,又能促进更公平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实际上,龙头企业在资金、管理、人才、制度等多方面存在优势,具有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是“大商所企风计划”的重点服务群体之一。通过“大商所企风计划”的平台“嫁接”优秀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龙头企业大胆试水的过程中,可以探索出更贴近所在产业最新情况的风险管理路径,带动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更新换代”。
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据了解,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成为“大商所企风计划”的一大亮点。2021年,共有95家中小微企业参与“大商所企风计划”,占参与企业数量的58%,在帮扶中小微企业稳健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期货市场落实国务院有关“助力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的重要抓手。
宏源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宏源恒利总经理崔耀章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产业链下游中小工厂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认识有限、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协助进行风险管理操作。宏源恒利携手明日控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研投力量,对下游企业进行系统性培训,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了“固定基差点价+期权组合保价”的模式,即提前约定基差和暂定的贸易价格,在合同指定时间内,下游企业可对期货进行点价,按“点价价格+基差”来确定最终贸易价格;同时,为下游企业提供场外期权保价服务,当点价价格高于暂定贸易价格时,以暂定贸易价为最终价,避免因高价位点价带来的成本上涨风险。
该项目在2021年8—9月、10—11月集中开展。其中,8—9月恰逢塑料上涨行情,通过期权保价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低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完成采购。而10—11月原料价格走低,在点价机制下,下游企业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其间,明日控股、宏源恒利共同为27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累计3906吨现货的点价和期权保价业务,涉及LLDPE、LDPE等期货标准品和非标品。一方面,基差点价业务切实为企业控制了采购成本。以上海某客户为例,8月26日在LLDPE2201合约上点价,最终采购价格为10335元/吨,并支出了210元/吨的权利金成本,综合采购成本为10545元/吨,比直接按11000元/吨的现货市场价格来采购降低了455元/吨。另一方面,期权业务起到了保价作用。该项目的期权产生赔付17笔,为企业提供赔付25.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所服务的部分中小微企业单笔现货采购规模仅有20—50吨,充分体现出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的现实意义。“此次明日控股与宏源恒利共同探索标品及非标品基差定价,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标产品的保价服务,将期权嵌入传统贸易模式中,服务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和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塑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崔耀章认为,该项目的模式对全行业都具有很好的示范及借鉴价值。
各方积极备战,结项数量创同期新高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去年有50家期货公司、165家实体企业参与开展了154个项目。“大商所企风计划”不仅为企业探索尝试期现结合新模式、新工具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提升了期货公司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今年“大商所企风计划”从2月发布通知至5月底,期货公司、企业申报项目十分踊跃,短短3个月共有15家期货公司的36个项目提出结项申请,服务企业31家,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近期,大商所持续开展多场宣讲活动,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市场各方的参与积极性。
“大商所策划组织以‘企风计划’为代表的系列市场培育活动,不仅引导期货公司摆脱传统的以经纪业务为主的碎片化、同质化、基础化服务模式,更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服务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动多层次衍生品市场构建的重要抓手。”华泰期货总经理助理贾中萍说。
下一步,大商所将认真组织开展拟结项项目审核及复核,确保结项验收及资金落实等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并推动更多期货公司通过培训、调研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产业企业参与。“希望已备案的项目能够持续推动并顺利结项,也希望期货公司能够更好统筹项目运行,共同推动项目质效提升,携手助力产业企业在有效的风险管理中行稳致远。”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