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research12
P. 182
中国期货业发展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
% / /
场外期权产品等形式来有效转移赔付风险实现 *再保险的目的期货公司则通
#
#
+
过场内期货市场实现对冲这样形成了一个风险分散链条既避免了农业生产者的
#
$
价格波动风险又能将保险公司面临的价格风险剥离到期货公司使保险公司能够
#
#
有效管理风险敞口从而期货公司利用 *保险 R期货的模式为农户家庭农
%
#
#
$
+
场及农村合作社组织提供了价格风险的保障服务
$
实践证明*保险 R期货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期货助力农业供给侧目标价格保
#
+
险改革模式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稳定农民收
#
#
益该模式成本支出比临储制度表现出一定的费用节约优势运作效率较高不仅
'
$
#
流程短环节少资金流向公开透明而且容易审核和监督
%
%
$
#
对于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基差风险交易所与期货公司也考虑了解决办法如在
#
$
大连商品交易所 #$%& 年的实践中+# 个试点项目全部设置了 *保底条款承诺
#
#
+
在项目执行时一旦出现标的期货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农
#
#
民不能获得理赔那么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将以相应的方式退还保费保证参与
#
#
#
试点的农民不受损失为了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试点的期货公司立足于我国粮食生
$
#
产和贸易特点采用了 *引入大型企业集团探索打通粮食销售渠道的方法如
$
+
#
#
永安期货在吉林开展的 *玉米价格险项目在东北地区开展的 *大豆价格险项
%
+
+
目和南华期货在黑龙江开展的 *大豆收入险项目分别引入了大型龙头企业云天
+
#
化集团和九三集团这两家大豆压榨和粮食经营企业龙头企业承诺对于投保的品种
$
#
按照事先约定的基差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售粮的时机和价位同时企业在期货市场
#
#
进行套期保值操作锁定基差风险这样一来价格保险与粮食销售实现了无缝对
#
$
#
接也将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推向更深层次
$
#
此外由于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主体不同各个环节都面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
#
#
标准化的场内期货期权市场显然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风险管理需求因此场外市
#
%
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期货公司通过利用 *场外期权的操作方式为相关产业链
$
#
+
生产贸易消费主体提供了价格风险管理服务
%
$
%
三 ! 期货助力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本课题前一部分的一般性分析是以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为前提的
#
因此分析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效率变得十分必要我国从 #$%. 年起对棉花和大豆进
$
行目标价格改革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年在东三省和内蒙古对玉米
#
'
实行 *市场化收购加 *补贴的新机制#$%& 年又在东三省和内蒙古调整大豆目
+
+
#
标价格补贴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考虑到我国大豆的供给端主要在国
$
#
外本课题选择玉米和棉花进行实证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