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51期

【封面文章】金融衍生品:利率与外汇风险管理术
时间:2016-07-14 作者: 来源:《中国期货》

  

(4月23日下午“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分论坛)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展望

    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何海峰:

  货币本质上是信用,主要依赖于它的国力。国力最重要的是综合国力,以经济实力为主,也包括军事等等。国际货币无非就是历史上金融大国的货币跑出了国境在全球进行流动。公认的金融大国有三个,荷兰、英国和美国。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的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有大背景,也有前提,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人民币资本要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跟资本项目可兑换,跟汇率、资本的输出联系在一起。今年人民币正式成为SDR,同时前不久宣布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有一个先后次序。先是贸易货币,然后是投资货币,最后成为储备货币。还需要三个必要基础: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基础设施。我们要成为金融大国,需要平衡这些问题。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路径有很多。现在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通过不同渠道,把我们的产能、资本向中亚、欧洲输出,然后创造它的需求。借助这样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就有了一些现实渠道。

  我们期待的是汇率制度比较稳定、资本向下有序可控开放、人民币产品足够丰富,包括人民币衍生产品和基础产品足够丰富的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货币的发展,货币也正在由实态变成虚态,现在已经产生了更多类似充当货币功能的手段。前不久英格兰银行刚刚宣布他们推出电子货币,这是最高形态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有基础设施,一方面有管理制度,另外一方面还得有各种衍生品,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跟上时代、技术的发展变化。

 

    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一部总经理助理 刘建强:  

    人民币外汇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2005年7月21日公布了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的汇改制度。2006年建立了询价交易为主的市场交易机制。2006年以后,统一了竞价和询价的时间。2006年以后外汇交易体制逐步健全,交易产品也逐步丰富。

  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进行汇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更加市场化,中间价主要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并结合前一天晚上外汇市场、国际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来综合确定。这是人民币市场化的很大一步。2015年12月,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对境外主体进行开放(《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5)第40号》)。这是首次大力度地对境外机构开放。

  目前,中国境内外汇产品的交易品种有人民币/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外币对即期、远期、调期,唯独没有人民币期货。

  就组织方式来看,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为主,当然还有一个集中统一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也必须录入交易中心的交易系统。就交易方式来看,它是以做市商制度下的竞价交易、询价交易和双边授信点击撮合。就清算方式来看,银行间外汇市场竞价类产品主要是通过上海清算所集中清算,询价交易可以采取双边清算,也可以通过上金所净额清算。这是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要素。

  汇率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第一,管制特征。一是准入制度。目前参与外汇交易的还是基于实需原则,企事业单位有外汇需求,按照这种原则向银行申请,这种框架还没有改变;二是额度。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银行,都有额度或头寸方面的限制;三是价格;四是账户。

  第二,政策性特征。无论是2005年的“7·21”还是2015年的“8·11”,它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作为央行来讲,它必须在统筹考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国际化整体安排的前提下,来一步一步向哪个机构开放,向哪些产品开放,所以这是政策性特征。

  第三,转型政策。2015年在SDR以后,人民币汇率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应该保持怎么样的一个态势。

  第四,实需的特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于实需原则。

  第五,汇率和利率的联动特征。

  人民币汇率的风险管理方法。一是信用风险。外汇市场比较独特,国际市场是以双边询价为主,以协议来规范双边信用;二是操作风险。银行和参与者内部有严格授权的机制,能自动通过参数尽量规避操作风险。比较大的外资银行,500万元以下的单笔都是自动化交易,没有员工参与;三是合规风险。外汇交易员在交易时首先要考虑这笔交易内部要合规,外部审计也要合规,以及一系列的规定;四是跨市场风险。外汇市场不是孤立的,它与债券市场、本外币信贷/存款市场、理财市场、国际结算都是关联的,外汇市场是更国际化的市场。其他风险还包括流动性风险等。

  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衍生品来讲,2005年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远期,2006年提出了掉期,2007年提出了货币掉期,2011年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期权,2015年提出了标准化人民币外汇掉期。这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可交易的品种。

 

    利率市场化与衍生品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债券事业部总监 李慕春: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衍生品发展相辅相成。如果利率完全由政府决定,也不需要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同时利率衍生品的发展也为整个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它也进一步助推利率市场化的实现。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政府决定转向由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决定。利率体现在三个市场当中:一是债券市场,主要体现在中长期的利率价格;二是货币市场,是同业拆借市场,它体现在短期资金的价格;三是存贷款利率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对老百姓的存款利率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的市场,这是跟国计民生相关系的利率。对这三个市场,都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国际市场上,利率市场化主要分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日本的模式,即渐进式改革模式;另一种是以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模式时间较长,好处是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小,不存在突出的矛盾,适合较大或较复杂的经济体。从美国和日本来看,国债期货都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推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推出利率衍生品,对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衍生品市场息息相关。利率市场化之后,持有利率资产的波动会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这就非常需要一种产品能为整个利率资产进行风险管理,也催生了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之后,政府已经不再宣布基准利率,这时候我们用哪个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2013年9月,中金所正式推动了第一个国债期货产品——五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共有三万多名投资者参与交易,其中法人客户2000多名。在整个机构持仓结构中,法人客户虽然在数量上很少,但是成交占比较高,达到26%,持仓占比达到72%。期现货的相关性较高,基本上5年和10年都有96%的相关性。一旦发现有期现货偏离的机会,大量的投资者和证券公司都会参与期货市场进行期现货的套利。交割也非常顺畅。

  国债期货虽然上市仅两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市场功能已经初步得到了显现。主要功能有六个方面:第一,促进国债发行;第二,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第三,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第四,为金融机构提供避险工具;第五,及时反映货币政策的信息;第六,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对场内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规划的建议。第一,稳步提升市场规模;第二,丰富投资者结构,夯实市场基础;第三,完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第四,制度创新,不断优化产品规则。

  (本文根据作者演讲记录整理,略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