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总第47期

【封面文章】场外衍生品云平台
时间:2015-11-04 作者:唐超 来源:《中国期货》

  场外衍生品云平台+(OTC CLOUD Plus)致力于构建场外衍生品互通互联,推进场外衍生品发展进程,维护场外衍生品市场可持续发展。

  场外衍生品云平台项目细分为五大云功能:一是场外云信用功能,解决场外信用额度授信问题,构建统一场外市场信用征信共享系统;二是场外云报价功能,构建场外市场机构间价格联盟,抵制个别机构恶意打压市场正常竞争,有利于场外市场可持续发展;三是场外云抛补功能,大型企业的避险需求往往不是某一个公司可以单独服务的,需要多家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相互合作,通过相互抛补风险的方式共同服务大型避险需求企业;四是场外云报备功能,记录相关场外衍生品交易,通过云报备平台上传服务器,为监管机关与相关协会组织及时了解与监督场外衍生品发展状况提供便利;五是场外云产品功能,借助场外云平台的网络客户资源,把复杂的场外衍生品包装成简单易懂的投资理财产品,或者按实际需求设计出一些市场接受度高的避险产品。

  一、场外云信用功能(OTC Credit)

  信用记录与互联网相遇,生成并分析大数据不仅可以令征信系统逐步完善,还可以为互联网经济保驾护航,并让公众充分享受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带来的无穷便利。一个征信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场外市场,一个信用越来越重要的场外市场,必将是一个能够蓬勃而健康发展的场外市场。

  场外云信用功能通过机构间现有的客户历史交易记录和征信信息共享系统,协助评估客户的可用授信额度。系统能够自动屏蔽一些信用记录不良或当前交易头寸存在违约风险的客户,并建立有效的云黑名单列表,将一些可预见的风险拦挡在第一道防线之外。

  大型贸易商与金融机构(海外投行/风险管理公司)参与场外衍生品业务,往往希望通过相互授信方式给予对方一定信用额度,从而降低自身资金成本,并提供金融操作手段。

  但授信业务的评估即便对传统银行业来说,都是困难重重,对于信用信息相对封闭的场外市场,更是难上加难。国有大型银行在传统授信业务中,绝大多数通过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加上一些信用调查活动,进行放贷额度的操作。这样的模式相对于坏账容忍度较低的创新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来说,无疑是一条不可行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场外云信用平台参与者相互提供的客户信用信息,系统自动通过“客户历史交易记录”、“征信信息共享系统”和“云系统大数据分析”,生成“云信用黑名单”与“云信用白名单”等方式,最终给客户一个符合其自身信用等级的合理授信额度(如图1所示)。

  二、场外云报价功能(OTC Pricing)

  国内的场外衍生品定价没有基准参考价格辅助,这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国内暂时没有开放场内期权市场,无法像海外市场一样,拥有交易商提供的流动性和定价合理性。在境外,交易商主要是指投资银行及其他规模较大的衍生品中介机构。他们主要承担场外衍生产品做市商的功能,作为交易对手方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并针对客户需求设计个性化产品。他们通常涉及多类场外衍生产品,既参与机构间市场,也参与柜台市场,其客户主要是具有对冲风险和多元化投资需求的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

  场外云报价功能,是指通过互联网帮助国内场外报价机构汇总报价,并最终协助机构间形成价格联盟体系,抵制个别机构恶意打压市场正常竞争,有利于场外市场可持续发展。即使因为某些特殊限制,使得价格联盟无法按预期正常运转,场外云报价平台依然可以提供一个机构间相互询价的大型综合即时报价询价平台。

  机构间相互询价的即时性系统是促进场外衍生品交易走向崭新进程的必要辅助工具。场外报价商在“报价格式”、“报价周期”、“实时报价”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性,而场外云报价功能中的“OTC Pricing Chat”将进一步缩短询价环节时间,将差异性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场外云报价系统将担负起“询价”、“撮合”、“交易确认”等一系列功能。而在OTC Pricing Chat的功能性设计方面,具体参考了海外原油OTC市场中两款使用率最高的实时询价软件“ICE Chat”和“Yahoo Messenger”。

  目前,海外原油OTC衍生品市场日常交易的80%都是通过ICE Chat和Yahoo Messenger这两个软件完成“报价—下单—交易”流程的。

  Yahoo Messenger起步比较早,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经纪商一般会把自己补位的价格直接抛在聊天室中等待对手方成交。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机会,一些大型公司甚至会专门拿10多个屏幕来分别查看这些报价。当然Yahoo Messenger的使用需要一系列的插件来配合,这些插件包括记录交易截图软件、导入实时行情软件和一些用户认可的公允定价软件。

  ICE CHAT于2007年初起步,日信息处理量达到4500万—7500万条。ICE的优化做得非常不错,将交易员(经纪商)关心的新闻(信息)也加入了聊天软件,用户可以在交易过程中直接使用Twitter和News查看最新市场动态。ICE Directory可以让前台、中台和后台在同一个聊天体系中,实现一体化交易,提高交易沟通效率。当然,ICE还提供一系列用户自定义的修改,让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修改所需要的界面。目前,ICE也在移动手机端推出了与电脑平台同步的一体化交易软件。

  通过即时报价系统将复杂的场外衍生品交易简单化,将会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所趋。场外云报价2.0升级版本,将会把受众群体从“报价商”向“普通投资者”转移,将即时询价系统融入到手机APP端。未来的发展构想将是,客户通过APP端发送衍生品询价需求,需求通过云报价传送给各大报价商;报价商通过OTC Pricing Chat提供客户相应报价,系统自动撮合最优报价并最终把询价结果反馈给客户;客户对报价满意后,可以通过“一键下单功能”完成相关衍生品交易(如图2所示)。

  三、场外云抛补功能 (OTC Hedging)

  任何风险管理课程的第一课总会讲到一个观点,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学会如何分散风险是控制场外市场风险的必要操作手段,报价商对风险分散的需求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大型企业运用场外衍生品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数量,有可能超过单个报价商的接单能力。即使市场上有大型机构有能力单独接下这些单,也会由于流动性问题对其对冲操作造成一定风险。

  场外云抛补功能中的云抛补撮合系统,会根据报价商的报价与接单量,合理分配需求到各个报价商。大型报价商不必担心接单流动性问题,小型报价商则不必担心接不到单的问题。场外云抛补功能不仅局限于客户需求单方面分配这一种方式,各大报价商还可以将现有场外避险头寸通过撮合平台对接方向头寸。一但匹配到合适的反向对冲头寸,将大大降低报价商自身的对冲成本(如图3所示)。

  四、场外云产品功能 (OTC Products)

  场外云产品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多功能交互式平台,参与者将自行设计的产品通过众筹或者结构化产品的方式展示在云产品平台上。

  场外衍生品在推广期间,往往会因为客户对产品认知度低而造成无法推销的尴尬局面。一些结构化产品专业性强,即使读了数遍产品说明书后仍然会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一些符合实际市场购买需求的优质金融产品,并且客户能够比较简便地购买到这些产品,是场外云产品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4所示)。

  2015年7月,国内猪肉价格在沉寂了2年之后突然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暴涨。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这是一个绝好的投资机会,而市场上并没有猪肉期货让他们做多肉价。南华资本金融衍生品部的分析师也同样看到这一波猪肉上涨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将与猪肉相关的饲料类商品(豆粕/菜粕)包装成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上传到“场外云产品平台”。考虑到期货限仓与流动性问题,产品被划分成1000份(总募集金额2000万元)。客户则通过APP或电脑端接收到新产品上架的讯息,在为期3—5天的募集期进行结构化产品众筹。募集期间的众筹资金将由第三方托管银行代管,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如募集期间未募集到1000份,资金将于T+2日返还到客户银行或APP支付平台账户。

  让客户体验“淘宝购物式”的金融衍生品购买体验,是场外云平台不变的宗旨。

  五、云报备(OTC Reporting)

  完善的信息报备机制可以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云报备接入“场外衍生品云平台”各个功能端口,将“云报价”、“云抛补”、“云授信”和“云产品”等资料整理汇总,方便监管机构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2009年,G20峰会上各国做出加强对场外衍生产品监管的承诺——“所有场外衍生产品交易须向交易信息库报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在交易信息库和信息报备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011年8月底,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要求,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支付结算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发布了《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备和汇总要求报告》。中国金融市场正处于与世界金融大国接轨的重要时期,信息报备与监管监控的加强将进一步保障场外衍生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为实施有效监管,监管机构需要获取交易报备信息库的数据,这就提出了建立完善数据报备机制的要求。该机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市场成员向交易报备信息库提供信息,二是交易报备信息库向监管机构、交易参与者和公众提供信息,以满足各自需求。

  云报备功能收集场外详细交易记录,通过云平台上传到大型服务器,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管理界面登入并实时监控。建立能够实时报备的交易平台,提出相应信息报备要求,规定特定种类衍生品交易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报备。

  (作者系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金融衍生品部分析师)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