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33期

2013年第3期《中国期货》(总第33期)
时间:2013-07-09 作者: 来源:《中国期货》

  “如果没有众多的水滴,哪会有海洋?”这是不久前热映的美国电影《云图》中的一句对白,看似简单,却含有深刻哲理。

  如果将中国期货市场比喻成一幅用时间、用创新推动并不断织就的巨大“云图”,白银、玻璃、油菜籽等期货品种以及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等等,无疑是其中一粒粒折射着诸多光芒的“水滴”。

  2012年,我国期货市场相继推出白银、玻璃、油菜籽与菜籽粕等期货品种,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与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亦顺利启动,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增强;2013年,创新性品种和业务有望加快推出和发展,我国期货行业将迎来以产品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的新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于4月12日至13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平台•新机遇——期货分析师的转型”为主题,紧密围绕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大趋势下的行业人才培养、市场产品创新和公司业务创新等热点、焦点话题,通过内容丰富的主题演讲、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为我国期货行业通过转型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4月13日上午的主论坛上,监管部门领导和知名学者对当前我国期货行业发展政策和资产配置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来自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的负责人和来自银行、证券、信托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专家分别就“期货市场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的期货与衍生品分析师”等话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此外,4月13日下午举办的“期货投资顾问与基金经理论坛”、“场外商品衍生品设计与定价管理论坛”、“海峡两岸期货分析师交流研讨会”和“期货及衍生品研发机构峰会”等四个分论坛,更进一步为广大期货分析师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同时,为展示近两年来我国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促进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本届论坛在4月12日下午还举办了“期货行业创新业务展览”和“创新产品推介会”。展览和推介会共吸引30余家单位参加,包括高端数据服务商、主流金融交易软件商和知名国内期货公司,展示的内容涵盖宏观数据、交易软件、研发产品等。

  本届论坛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协办,南华期货、永安期货、中国国际期货、浙商期货、中大期货、中证期货、广发期货和鲁证期货承办。

  除“第七届中国分析师论坛”外,本期杂志还关注了贵金属期货品种连续交易、场外商品衍生品业务等热点话题,供大家参考。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