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33期

【特别专题】提升研究水平 打造行业竞争力
时间:2013-07-09 作者:中国证监会期货二部副主任 冯博 来源:
 
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期货二部向“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非常高兴再次参加本次分析师大会,今天我想从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期货行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为期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情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这些科学论断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发展阶段,利润率下降和成本上升的矛盾使企业必须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而期货等衍生产品是实现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密化经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2004年以来,能源、金属、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大,如铜的价格在2008年经历了三到四倍的价格波动。今后,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石油、电力等基础行业的价格也将逐步放开,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价格波动将进一步加大。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需要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具有较强的迫切性,而且具有明显的长期性特征。

目前我国期货等衍生产品工具的使用率还很低,2009年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对世界500强使用衍生产品工具进行了一次调查,共94%的企业使用了衍生产品,中国企业29家,其中62%使用了衍生产品工具。那些没有进入500强的中国企业,使用衍生产品工具的比例更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2年11月份,全国具有规模以上的企业45万家,同期期货市场法人开户仅两万余户,由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需求为期货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今后5到10年,将是我国期货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期货行业的质的飞跃。

第二,期货行业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国民经济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实现战略转型。

近年来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国际衍生产品市场普遍规律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律基础制度建设,确实改进和加强监管,稳妥有序地推进了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

行业规范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市场功能逐步发挥,2012年期货市场共成交14.5亿手,是2011年的3.2倍,金额是2006年的8倍。期货行业在2012年总净产、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是2006年的6.5倍、7.1倍和22倍,在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期货市场还处在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与发达市场相比,与国民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市场角度看,我们成交量大,但持仓量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012年,我们整个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占整个GDP的0.7%,美国的比例达到80%;从行业角度看,公司总体规模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业务拓展能力、创新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总体不高,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对行业品种得分析研究都相对薄弱。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和分析师做的比较好,但是在市场上社会上整体影响力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权威声音。

2012年期货全行业净利润创下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但在扣除交易所的手续费减免和利息收入之后全行业的净利润所剩无几,手续费率下降到0.36%。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监管部门会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促进市场竞争。全国现有1300多家期货营业部,近期我们调整了期货营业部的设置规定,降低了准入门槛,简化了审批程序。同时我们取消了IB业务对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之间的股权绑定限制。今后全国100多家证券公司、5000多家证券营业部,备案之后就可以和期货公司开展IB业务。下一步我们还会适时发布外资参股期货公司的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期货公司。伴随着这些放松管制的措施,未来期货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近年期货行业的发展证明,期货行业原来以传统的经纪方式,粗放的经营、低层次的竞争为特征的旧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行业整体发展需要进行战略转型。积极全面的业务创新是期货行业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证监会支持行业创新的力度逐年加大,2011年我们推出了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管理规定,2012年推出了期货资产管理办法,2013年以中期协为主推出了期货公司现货子公司业务,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推进期货经纪业务、期货境外经投业务,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准备择机推出。

为配合期货行业的业务创新,近期我们还调整了净资本的监管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各项业务对净资本的要求,在支持鼓励行业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行业分析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扎实推进分析研究能力,打造期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期货行业更好地向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们行业转型中,增强期货行业的研究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分析能力也是各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如何提高研究分析能力,我提供三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进一步拓宽研究广度,提高研究系统性。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经济分领域出现了逐步融合的局势,研究单个行业所需要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产业客户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这些都需要研究分析要跳出单独分析行情的小圈子,站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高度上做好深入全面系统性的研究。希望大家苦练内功,认真做好知识储备,扎实提高专业素质,这是行业提升研究分析能力的基本功,也是好的期货公司迈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基础。

其次,进一步加大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的针对性。近年来,在各种调研和座谈会中,许多产业客户都反映期货公司服务的层次和质量难以满足需要。特别是一些大的企业,期货公司服务不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产业客户的需求和其专业的经济领域研究不够,没有专业的分析研究和积累,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服务,甚至没有同大企业对话的基础。非常希望广大分析师能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期货品种和产业链的情况,成为各个期货品种的专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这个过程是一个分析师价值的体现,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长期看,能够实现分析师社会价值和期货公司整体效益的双丰收。

最后,进一步加强前瞻性的研究,逐步形成自主创新机制。期货公司是联系客户和市场的纽带,在了解和满足客户方面,期货公司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行业分析师应围绕客户需求,加强前瞻性研究,形成客户服务方案,特别希望广大分析师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一些区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形成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研究分析能力是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期货分析师是行业的宝贵财富。希望各期货公司和有关方面能够积极地培养优秀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使期货行业的分析师们在服务经济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本文根据作者演讲记录整理,略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