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总第31期

【主论坛】释放行业创新活力 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时间:2013-03-10 作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姜洋 来源:

 
很高兴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证监会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扎实推进期货市场改革、创新、开放的各项工作,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创新期货市场体制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经过精心组织和多方努力,国债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原油期货市场继续在推进当中,刚刚发布实施的新《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原油期货、国债期货等市场重大创新提供了法规基础。

在2012年上半年成功上市白银期货的基础上,玻璃期货也即将上市交易。焦煤、油菜籽、菜籽粕、鸡蛋等期货品种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铁矿石、动力煤、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战略性期货品种和新交易工具的研发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有序推进,首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工作平稳启动,正组织研究期货公司IPO上市、设立现货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等创新业务试点。

二是推进期货监管制度改革,维护市场“三公”。通过大幅下调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标准,切实降低了投资者交易成本。修订完善了新的套保、套利管理办法,提升市场服务产业能力。完善异常交易行为和关联账户的监管指引,初步建成期货市场监测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完成休眠账户清理和历史账户规范,修订客户开户管理规定,发布特殊单位开户指引,推动出台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相关规定。

研究推进连续交易和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等制度改革。完善净资本监管、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使用等监管规则,构建了以客户资产保护和资本充足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框架。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期货公司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已经上线试运行。推进期货公司风险处置,强化期货配资机构检查,维护行业平稳发展。

三是健全市场法规规则体系,夯实市场发展基础。为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还在积极组织开展《期货法》的立法调研工作。

建立了由5方面、13大类、130多个指标组成的衡量我国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及功能发挥情况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适应产业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完善了铜、天然橡胶、菜籽油、棕榈油、焦炭等期货品种的业务规则。取消或下放十余项期货行政许可事项,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进度,为期货公司的创新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强化期货公司中介服务能力,提升期货公司服务产业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总结、推广期货市场服务现货产业和“三农”的渠道和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市场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是一个同国际市场高度关联的市场。外资通过境内公司参与国内期货交易初具规模。批准了31家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到境外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在CEPA框架下对香港、澳门地区的开放稳妥推进,已有3家港资机构参股内地期货公司,6家内地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推动解决了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过程中人民币账户的开立问题,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即将进入操作实施。允许境外投资者依法受让、认购内资期货公司股权,外资持股比例最多可达49%。正积极研究推进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等试点创新工作。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美国财政悬崖和欧债危机前景仍不明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缓中趋稳,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以及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有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创造条件,再接再厉,扎实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和开放,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把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还提出“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写入党章。

这既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发展金融资本市场提出的战略任务,也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期货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要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上述战略任务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深化对期货市场发展规律和功能定位的认识,着力解决制约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障碍,尊重和发挥市场首创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市场创新,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防范市场风险,维护期货市场稳定健康运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要全面把握新《条例》的精神实质,大力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此次新《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时隔五年之后的再次修订,反映了这些年来期货市场监管和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为期货市场更深层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围绕贯彻落实新《条例》,我们正在组织交易所、行业协会、期货公司等市场各方系统梳理和修订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有关规则细则。这项工作事关期货市场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清理规范的内容,也有为市场创新和对外开放预留空间的内容,还有行政许可下放后衔接、协调内容。

市场有关各方包括新闻媒体要积极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要深刻领会此次修订的立法背景和立法精神,把落实新《条例》作为改革的契机、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推进期货市场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三是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强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继续扎实推进国债期货、原油期货市场建设。加快能源、化工、金属、农产品等重要期货品种创新,加大商品指数及期权等战略性品种的研发,完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加大利率类、汇率类金融期货、期权的研发力度,丰富资本市场风险对冲工具。优化期货市场层次结构,研究发展多层次商品交易与服务平台,扩大期货市场服务供给,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投资及避险需求。

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期货公司产品、业务和服务创新,进一步释放行业创新活力。积极稳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现货风险管理业务、基金销售业务、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等创新业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通过IPO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逐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期货公司。

四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全力维护市场运行安全稳定。要继续抓紧推进手续费制度、套保套利、连续交易、扩大抵押品范围等监管制度改革。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保证金管理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继续研究取消行政许可和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探索有利于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

完善市场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一线监管和监管协作,完善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市场的公信力和监管威慑力,切实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不断提升期货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和合规监管能力,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深化完善期货市场合格投资人制度,坚持贯彻“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的理念。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和投资者教育,积极培育市场诚信文化和风险管理文化,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本文根据作者演讲记录整理,略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