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总第22期

【封面文章】发挥地方协会职能 推动诚信文化建设
时间:2011-10-20 作者: 来源:

发挥地方协会职能   推动诚信文化建设

/谭显荣

 

长期以来,我国在期货市场监管方面主要依赖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刚性手段,期货监管呈逐步强势之态,这些监管手段和形势对打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失信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监管手段对于市场中一些打擦边球的违规失信行为,却难形成有效监管。

自律管理通过自律规则和道德体系的引导、约束、监督和管理,逐步将诚信约束纳入管理范畴,进而使诚信从外在的客观要求逐步转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主观需求,具有其他方式和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和效果。 尚福林主席在“中国期货业协会(中期协)第三次会员大会”中指出:“协会要围绕诚信合规的行业文化建设,完善自律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在此背景下,各地证监局、地方协会近年来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诚信建设的监管政策和自律规范,旨在建立健全行业诚信评价和监督体系,增强行业诚信意识。

各地证监局和地方协会在开展诚信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在诚信建设工作中遇到了诸如诚信评价不易量化考核、当前期货法规尚不完善等困难,但行业内部已经广泛认识到,加强诚信建设应在保证有效行政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通过建立长效诚信评价和约束机制,完善诚信奖励和惩罚措施来提升期货业诚信水平。

 

地方协会在诚信建设中应有所作为

地方协会具有天然的自律管理和道德约束的属性,同时,地方协会紧密联系市场前沿,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会员的力量,在当地证监局的支持下,具备 在当地期货行业内大力开展诚信建设的条件和优势。

一是具备良好的与中期协及当地证监局的沟通协作机制。

地方协会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领导下,在 及时向会员传达中期协及当地证监局的重要精神、反馈会员的合理诉求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中,地方协会在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地方协会是中期协的联系会员, 在中期协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协调互动、有机结合的协作机制,切实发挥联系会员在自律、服务、传导方面的作用; 在各地证监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地方协会充分发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灵活性, 形成自律管理与行政管理有机补充、良性互动的局面。 倡导诚实守信、合规经营的行业文化, 促进期货公司自觉诚信管理, 引导会员做优做强。

二是具备发挥联系会员处于市场一线的优势,积极发挥传导作用。

地方协会紧密联系着市场一线的会员单位,在诚信建设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呼声,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中期协及当地证监局,发挥了良好的传导作用。

三是结合自身情况和当地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工作。

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指导下,地方协会完成诚信建设相关自律规则的实施工作,同时,还可以创造性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法、有效的自律公约,以及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和培训工作等,丰富诚信建设内涵。

四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行业内呼声较高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

地方协会可以根据辖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净化行业诚信经营的环境,如: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制约行业良性发展的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居间人资质管理和返佣标准探讨、如何建立行业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等。

 

地方协会在诚信建设中可以有所作为

近年来,各地地方协会纷纷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领导下,紧密结合辖区行业发展实际,指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围绕建设诚信合规的行业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自律规则体系,优化自律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自律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提升期货经营机构合规经营水平,促进期货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探索投资者保护及居间人管理制度等。

一是积极探索行业自律约束,促进期货经营机构诚信合规经营。

为更好地促进辖区期货经营机构诚信合规经营,很多地方协会通过组织会员单位签署“诚信公约”的形式,明确了期货经营机构诚信经营的范围,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在经营中“不越线”、“不违规”,促进期货经营机构从“要我诚信”到“我要诚信”的思想观念转变。

同时,部分地方协会还通过成立诚信调查委员会、诚信建设领导委员会等,对各项自律规则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诚信自律规则落到实效。

二是积极探索居间人管理、手续费恶性竞争等行业难点问题,净化期货市场行业氛围。

多地的地方协会多次组织会员单位商议居间人管理、手续费恶性竞争等行业难点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居间人资质管理、居间人返佣、居间人失信惩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部分地方协会通过开展手续费自律管理规则、居间人培训、居间人资质认证、制定居间人业务自律管理规则、居间人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活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居间人的执业行为,进一步保护了投资者利益,维护了当地和谐竞争的发展环境。

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诚信档案,促进从业人员自律。

部分地方协会正积极利用当地资源探索建立从业人员诚信信息平台,重点对有执业污点的人员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失信人员的他律,寻求实现从业人员合理有序流动和执业行为信息公开等目标的路径。

四是积极探索评选诚信典型,激励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诚信服务。

部分地方协会通过开展“规范、信用、文明”优秀会员单位评选、 “树立行业典范、评比诚信企业”评选、 ISO9001认证等活动,评选出了一些在行业内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期货经营机构,这些诚信典型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其他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诚信服务,加强自身诚信水平建设。

五是积极探索实施诚信品牌制度,加强期货经营机构的自律。

部分地方协会还积极探索创建诚信品牌。一是根据对“诚信公约”和其他行业自律规则的遵守情况,地方协会对合规诚信的会员单位授予了 诚信期货公司 诚信期货营业部 的牌匾,进一步加强诚信自律和他律;二是通过与当地独立的、第三方的社会信用研究会、品牌建设评价机构等的合作,开展期货经营机构诚信品牌创建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期货经营机构加强诚信建设的动力。

六是积极探索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诚信理念。

多地地方协会通过开展诚信文化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论坛、诚信文化宣传讲座、诚信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使诚信的理念内化到从业人员的一言一行中,一定程度上弘扬了诚信理念。

七是积极探索开展诚信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诚信理念。

部分地方协会通过开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诚信文化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当地期货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加快建设诚信合规的期货行业文化,促进当地期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八是积极探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影响力。

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的良心体现,反哺社会是每一个诚信型企业必须也应当做的功课。部分地方协会通过发布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指引等,督促会员单位积极投身公益,反哺社会,在祖国和人民出现危难之时,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同时积极参与绿色环保型企业创建、期货市场公益宣传、期货高校行等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地方协会在诚信文化建设中值得有所作为

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领导下,各地地方协会积极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充分证明了地方协会可以很好地组织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并且有必要长期、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一是提升了从业人员诚信合规的执业素养。 从业人员是展示行业形象的窗口。近年来,多地地方协会通过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从业人员自律规则检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诚信征文比赛、诚信文化讲座、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从业人员深入理解诚信文化内涵,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素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期货行业的社会形象。

二是提升了期货经营机构诚信经营的能力。 期货经营机构是诚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各地地方协会通过开展履行社会责任、创建诚信品牌、诚信挂牌、树立诚信典型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期货经营机构树立诚信合规经营的理念,激励他们争创诚信型企业品牌,引导他们建立全方位覆盖、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诚信管理和评价机制。

三是提升了投资者诚信交易理念和诚信监督意识。 提升了投资者诚信入市和诚信交易的理念。以宣传《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反洗钱制度、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理念为切入点,从投资者开户、出入金、交易等环节的风险控制入手,使投资者深入认识到诚信是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通行证。

同时,通过诚信品牌创建、诚信挂牌等活动的开展,将投资者纳入诚信的社会监督体制中,促进了期货经营机构诚信合规经营的自律和他律意识。

四是优化了诚信和谐的期货市场发展软环境。 诚信和谐的期货市场环境是期货经营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各地地方协会以探索解决居间人管理、手续费恶性竞争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思考如何创建诚信和谐的期货市场环境,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多地地方协会通过制定居间人管理等自律规则,通过有效提升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投资者诚信理念,营造了 守法光荣、失信可耻 的行业氛围,初步建成了诚信和谐的期货市场环境。

 

地方协会在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经验

在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地方协会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依托中期协和当地监管部门支持,配合当地监管部门工作。

诚信体系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包括期货公司、从业人员、投资者各方的共同努力,还需要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有效配合。 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领导下,地方协会能够更系统、更科学地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工作。

二是依托会员单位参与和支持,关注会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诚信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广大会员的力量,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培育广大会员养成自发创建诚信企业的意识。及时了解市场前沿对于诚信建设的需求和意见,尤其是要针对 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居间人管理问题等积极开展调研、讨论、实践探索,切实服务会员、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三是依托投资者教育活动开展,扩大行业影响力。

通过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如深入宣传《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反洗钱、风险控制方法等,转变投资者行为特征,提高投资者风险控制能力和诚信交易意识,进一步净化投资环境,强化对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他律,提升行业社会形象和地位,扩大行业影响力。

 

地方协会在诚信文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

在金融期货已经推出、期货市场面临大发展之时,在期货市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地方协会承担着更为严峻的历史使命,更有必要与时俱进、严格自律,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 地方协会要充分认识诚信体系建设在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能力、推动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中的重大意义,按照系统科学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把期货业诚信体系建设融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统一指导和系统规划。 目前,地方协会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基本都是自发性的、区域性的,开展的诚信建设工作仅是从解决当地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着手,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系统的谋划。中期协应对地方协会开展诚信建设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和系统规划,切实发挥协会职能,提高自律管理水平。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 。在中期协和当地证监局的的指导下,地方协会要加快诚信自律规则体系建设,夯实自律管理基础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 中期协、地方协会、期货公司等诚信建设主体积极协商,着力解决在开展诚信建设中所需的资金保障方面的问题,探讨经费筹集的可行方案,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保障。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富有实效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使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都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增强整个行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积极引导和培育以“诚信、和谐、理性、法治”为核心的诚信文化。

(作者系湖北省期货业协会会长)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