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其中,统一市场基础设施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硬件骨架”与“软件中枢”,既包括物理层面的交易平台、仓储物流、结算系统等硬件设施,也涵盖规则标准、数据体系、风险防控等软性支撑。期货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凭借其标准化交易机制、集中化资源配置功能和跨区域协同特性,能够从规则统一、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为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第一,以价格发现功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定价基础设施”。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的核心诉求是打破“小而散”的格局,实现资源的集中高效配置。期货市场通过集合众多参与者的信息和预期,形成公开、透明且连续的期货价格,反映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对商品供求关系的综合判断。同时,期货市场通过科学合理的升贴水设置,兼顾了不同品质和区域的差异,从而构建起集中、高效、全覆盖的价格体系。这种统一的价格体系有助于打破区域价格壁垒,整合分散的现货市场定价权,形成全国性的价格信号中枢,为跨区域贸易提供了“锚点”,使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定价和流通,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显著降低了市场交易的制度摩擦成本,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价格统一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的“定价基础设施”。
第二,以标准化合约推动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化,推动产业标准提升与转型升级。
交易规则的碎片化是制约市场基础设施统一的核心障碍之一。不同区域、不同市场对同类商品交易的各项标准及规则的不统一,导致资源跨区域流动成本高、效率低。期货市场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标准化合约设计,通过对交易标的的质量等级、交割地点、交割方式、结算周期等要素进行统一规范,形成全市场公认的“通用语言”,天然具备推动规则统一的功能。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作为全国统一的期货结算监管机构,对全市场的保证金监控、风险准备金计提、盈亏结算实行标准化管理,为跨区域资金流动提供了“通用结算接口”,进一步强化了规则协同。
同时,期货市场的质量标准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这些标准不仅影响着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还广泛辐射整个行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企业为了能够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往往需要按照期货标准来组织生产和销售,这无形中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期货标准的引领作用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升级,促进了产业标准的整体提升,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对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三,以交割网络推动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与网络化。
仓储物流设施的区域分割、标准不一,是制约商品跨区域流通的“硬件瓶颈”。我国期货市场已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产销区的交割仓库网络,通过对社会仓库严格的资质审核、网络化布局和标准化管理,推动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的统一标准和优化配置。这种“统一标准+社会参与”的模式,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社会仓储设施升级。交割仓库的网络化布局形成了“交割枢纽—区域分中心—配送节点”的层级体系,配合期货市场的仓单质押、期转现等功能,可推动仓储资源跨区域调度,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
第四,以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市场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市场统一的“隐性壁垒”,而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期货市场作为信息密集型市场,其全链条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能够为统一市场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核心支撑。一方面,期货交易所实时采集交易、结算、交割等全流程数据,形成覆盖价格、成交量、库存、基差等多维度的数据库,并成为企业决策、政府监管的“公共信息产品”,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判断市场趋势,推动资源向高效领域流动。另一方面,期货市场的标准化数据格式(如合约代码、交割品级编码)为跨市场数据整合提供了“通用接口”,推动大宗商品进出口数据、产量数据与期货数据的融合分析,为全国统一的市场监测体系提供了数据基础。
第五,以风险对冲体系强化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支撑。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不仅需要“畅通流动”,更需要“稳定运行”。风险防控体系是保障稳定的核心支柱。期货市场通过标准化风险管理工具和集中化风险监控系统,能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跨区域、跨行业的风险对冲基础设施。从微观层面看,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帮助企业锁定生产经营成本,避免因区域价格波动、供需失衡导致的经营风险,其本质上是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基础设施”功能,降低区域市场分割带来的不确定性。从宏观层面看,期货交易所的实时风险监控系统能够及时识别跨区域、跨市场的风险苗头,为监管部门提供预警,强化了全国统一的风险防控基础设施,保障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期货市场正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工具升维为国家战略基础设施。未来,期货市场发展将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功能集成化,通过品种创新、期现融合、数据共享,扩大交割仓库覆盖范围,弥补区域基础设施短板,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闭环;二是规则国际化,以绿色期货、人民币国际化为抓手,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三是治理现代化,通过科技赋能、监管协同,构建安全高效的市场生态,同时强化与现货市场、跨境贸易平台的数据对接,构建“期货—现货—跨境”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未来,期货市场将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稳定器”和“加速器”,为资源高效流动保驾护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