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经纪公司高管人员诚信观与合规观培训班开课
本报北京电(记者 张志强)由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办、中国期货业协会承办的“期货经纪公司高管人员诚信观与合规观培训班”,9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开课。此班的开办,标志着中国期货行业诚信文化建议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来自全国74家期货公司和一家证券公司的121名高管人员及拟任高管人员参加了培训。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彭刚主持开班典礼,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作了“关于期货市场诚信问题的几点认识”的主题报告。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围绕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行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组织了有业界内外人士广泛参与的诚信文化建设讨论和晋商银票发展历史的实地考察;期货部与清华大学合作,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商品期货交易安全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期货业协会建立了全面记录期货公司和从业人员档案资料的数据库;期货部对经纪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年检结果,实行了网上与媒体的公示制度。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完善诚信制度,增强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诚信立业”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杨迈军在“关于期货市场诚信问题的几点认识”的报告中,深刻阐述了诚信文化建设对于规范发展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对我国期货市场诚信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系统介绍了期货监管部门关于诚信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他说,诚信是维系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最基本要素。在经济生活中,行为主体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普遍诚信、守诺。期货交易是信用关系高度发达的产物,它的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需要高度的诚信作为支撑。良好的诚信文化与良好的信用,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和重要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本身就是重要的生产力。期货公司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是营造“三公”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惟有诚信,才能在市场发展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期货市场在试点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盲目发展,发生了一些违规事件,经过清理整顿,现在已经比较规范了。但是,从决策者到社会各界,对于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程度,对期货市场的规范和自律水平,对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没有形成足够的信心。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决策者对期货市场给予重视和支持,其成效大小,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本身的诚信度,取决于我们这个行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水平。
杨迈军强调,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要增强市场参与者对诚信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把诚信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提高全行业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制度、规则建设,提高失信行为成本;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市场信用评价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政行为。
培训期间,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委员谭文正和期货部综合处副处长江向阳、公司处处长李军,将分别就“合规审查的理念与技术”、“期货市场法规与监管制度的演变”、“期货市场诚信文化建议与高管人员管理”和“期货公司监管”等问题作专题报告。

